索引号: | 11341703777363919H/202401-00023 | 组配分类: | 工作规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1-16 | 发布日期: | 2024-01-16 |
索引号: | 11341703777363919H/202401-00023 |
组配分类: | 工作规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1-16 |
发布日期: | 2024-01-16 |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2023年,区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大会战和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宣州区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农村部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成功创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杨柳镇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宣州区农业农村局荣获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省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先进单位、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绩效评估优秀单位等称号。水东镇祁梅村和杨柳镇兴洋村获批建设2023年度省级精品示范村。成功举办宣州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先后印发《关于下达2023年度粮油生产任务的预通知》、《稳定粮油生产实施方案》,印发《粮食生产工作提示单》16次,压实乡镇和村(社区)重农抓粮责任,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0.66万亩,同比增长0.09%;实现粮食总产量49.62万吨,同比增长0.81%。2023年实现油菜产量1.58万吨,同比增长22.5%;完成油菜播种面积10.84万亩、小麦播种面积29.8万亩。二是推进精耕细作。承办了安徽省“精耕细作”示范点现场观摩会,建设完成省级麦-稻“精耕细作示范点”3个、双季稻“精耕细作”示范点1个、小麦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12个。提升粮油生产水平提升开展小麦油菜高产攻关竞赛、稻茬小麦高产技术模式集成攻关、水稻周年模式示范、“油稻稻”周年3收等高效生产模式示范,小麦示范方平均单产500.4公斤/亩,最高单产达529.6公斤/亩;“油稻稻”模式油菜单产达210.2公斤/亩、再生稻头茬攻关田达710.3公斤/亩。三是夯实生产基础。完成2022年度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3年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进度90%。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米”项目,新建和改造农田机井22眼、塘坝671座。印发《宣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完成外业采样和内业检测机构公开招标,完成表层样采样862个、调查采样剖面点位25个、样品制备890个、样品检测489个。加大土壤墒情监测能力,新建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点2个。四是加强科技服务。培育高素质农民260人,遴选乡村产业带头人150名,招录定向基层农技推广人才11名。遴选农业主推技术9项,其中农业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2项、农业主推技术7项,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聚焦粮油、家禽和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分别建设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2个。承办宣城市2023年水稻机插秧现场演示会,建成粮油高标准综合示范基地1个、育秧中心2个、烘干中心3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具4000台(套),受益户数2540个,补贴资金2836.0172万元,全区农机总动力达81.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85.2%。五是强化政策扶持。深入落实耕地轮作冬闲田扩种油菜、支持粮食生产发展、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双季稻生产者补贴等粮油生产扶持政策,全年发放各类补贴资金5750.46万元,其中发放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730.58万元、耕地轮作冬闲田扩种项目资金300万元、扩种油菜补贴资金360万元、规模经营主体补助项目资金268万元、稻谷补贴资金3525万元、双季稻补贴资金567万元,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强化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是推进生猪产能调控。制定生猪产能调控方案,通过生产监管、疫病监测、技术服务以及推广生猪保险等措施,确保能繁母猪2000头的保有量;加强保供基地建设,申报升级安徽鸿远牧业有限公司为国家级产能调控基地,宣城市昊云公司和宣城市科丰公司分别为省、市级产能调控基地,全区生猪规模场达8个,预计全年出栏生猪18.5511万头。二是保障蔬菜供应。强化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和茬口调控,新增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600亩,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2.26万亩,产量18.7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4.45%;开展层架香菇、羊肚菌等栽培技术指导,预计全年食用菌产量0.54万吨。三是稳定茶叶生产。持续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3.1万亩,茶园总面积达8.93万亩, 2023年茶叶产量1.58万吨,同比增长5.62%;加快初制茶厂清洁化改造,新建标准化茶叶加工车间超3000平方米,新增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4条。四是推进禽业高质量发展。木子禽业“宣州黄鸡”完成701万羽中间试验任务,获评为省级核心保种场;华栋禽业委托中国家禽研究所完成安徽“徽鲜鸡”配套系性能测定,获得“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称号;调整完善肉鸡目标价格指数保险方案,投保数量同期增加1000万羽;全年出栏家禽11495万羽,同比增长17.43%。五是大力发展健康水产。大力推广稻虾繁养分离、“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7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600亩,新建小龙虾早繁苗基地14个,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38.1万亩,预计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7.1万吨;创新实施小龙虾、幼蟹水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承保小龙虾市场价格险2680亩,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深化农业绿色发展。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共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1322批次、定性检测16748批次,监测合格率均为99.84%。推行农产品追溯及合格证制度,宣州区共285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共开具合格证数180个,打印合格证数14428张。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生产主体5家、9个产品,“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量达76个。二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建立“三新”【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技术集成示范区2个,推广应用有机肥10万亩、绿肥50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4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3.4%,肥料利用率达42.1%。印发《病虫情报》11期、《植保技术服务》2期,建立小麦绿色防控示范片3个、水稻绿色防控示范片9个,累计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550.56万亩,其中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7%以上,全年农药利用率达42%。三是提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水平。完成年产12万吨植物纤维项目建设,争取中央财政秸秆打捆离田项目资金200万元,预计全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其中产业化率占总利用量的50%以上。完成5个省级地膜残留监测点采样工作,完成率100%。组织开展农业农村部直连直报系统信息录入,按时完成了2023年系统数据录入,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25%。四是加强农业外来物种防控。持续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2023年累计防除面积约2.7万亩。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完成123个植物踏查点,设立植物标准样地54个;完成53个病虫害踏查点,设立病虫害标准样地12个;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覆盖率100%。五是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持续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组织开展春季、夏季及秋冬季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86家(次),没收假种子45公斤、过期农药46.2公斤。常态化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535人(次),立案查处一般程序违法案件40起、简易程序案件86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7起,收缴罚没款共计13.83万元。开展“送法下乡”活动12次,发放宣传单、明白纸0.6万份。六是强力推进禁捕工作。出动执法人员501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736次、执法艇287次,暂扣垂钓渔具299个,查获案件94起(含简易程序86起),罚款3.37万元。
(四)大力培育富民乡村产业。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印发《宣州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等4个方面、15条具体举措,建立“宣州农特汇”农产品体验店3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华盛食品成功创成第三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洪林镇七景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获评“皖美农品”区域公共品牌1个、产品品牌2个。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强化绿色食品“双招双引”,预计1-12月,全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产值达175.4亿元,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77.15亿元,同比增长9%。三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产品上行,预计全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突破11.2亿元。建设完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家,容积1935立方米。新增数字农业应用工厂1个、应用场景3个。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成功举办宣城市暨宣州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五)加快建设和美乡村。一是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计划开工项目12个、竣工项目10个、持续推进项目1个、投资3.2亿元,实际开工项目10个,竣工项目8个,完成投资2.9亿元,投资占比90.6%。(未按计划开工项目为:洪林镇农贸市场改扩建项目、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安置点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计划开工项目6个、竣工项目5个、投资1.9亿元;实际开工项目4个、竣工项目4个、完成投资1.4亿元,投资占比73.7%(未按计划开工项目为:溪口镇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水东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 。二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完成2022年度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做好主次干道白改黑、打造“五小园”等“精提升”工作。2023年度8个省级中心村,围绕生活垃圾治理、供水保障、改厕治污、庭院环境整治提升等10项重点建设任务,第二阶段建设工程已经进场施工。三是提前完成重点村庄整治。坚持分类指导、因村施策的原则,对重点自然村整治除规范畜禽养殖、柴草堆放、农机具停放、宣传栏设置、广告张贴外,重点加强“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管控,统筹推进改厕和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作。完成重点自然村整治82个,完成比例102.5%,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提升。四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打好季度村庄清洁专项攻坚战,强化对村域范围内死角盲区、主次干道、池塘、沟渠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基本实现乡村水更清、路更净、村庄更整洁。截止2023年12月底,共有8.9万余人(次)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8.68万吨、沟渠塘779口(条)、农业生产废弃物1574吨、乱搭乱建9478户、废旧广告标牌8452个(块)、无功能建筑8415平方米;建设完成“生态美超市”8个,全区行政村“生态美超市”覆盖率达65%。五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严格按照改厕最新要求制定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实施方案和验收标准,召开改厕专项工作会议5次,集中培训、分片现场教学6场150余人次,2023年度实际完成并经第三方复核验收通过改厕1472户,年度任务完成比例122.67%。
(六)深化农村重点改革。一是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向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流转,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31万亩,累计流转面积58.88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65.1%,其中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40.3%。印发《关于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试验工作的通知》,确定狸桥镇宝塔村、杨柳镇兴洋村等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9个,试点面积9305亩。二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服务指导,促进家庭农场、合作社规范发展,2023年全区新增合作社22家、家庭农场264家,总数分别达到851家、3319家,其中:国家级达6家,其中宣城木子禽业合作社再次荣登全国农民合作社榜首,前500强我区占3个;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1家,2023年全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3家。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数达800个,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2万亩。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走实走活党建引领、园区带动、自主经营、资源开发、抱团联合、融合发展等“六条发展路径”,完善“政银担村企民”六方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全区204个村(社区)经营性收入21712.38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148个,股改分红143个村,实现分红金额1704.13万元。四是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持续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2023年,全区农村宅基地申请280户,审批252户,其中新建申请120户,审批120户;翻建申请160户,审批132户。引导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与盘活农村闲置农房相结合,实现合作共赢。五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2023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71元,同比增长8.2%,增速在全市排名第4;预计2023年,我区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4174元,同比增长8%。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除了家禽产业以外,其他农业产业尚未发展形成生产、加工、物流、相融合的产业链条;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存在短板,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足。同时,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较弱,目前尚无区域性、行业性的统一大品牌,严重制约了全区农产品附加值提升。
(二)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从事种养业的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普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55岁左右,对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的主动性不足,并且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导致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需要不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使“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三、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牢记“国之大者”,推动粮食稳产增产。及早分解落实全年粮油播种面积任务,稳定早稻面积、推进再生稻高质量发展,提高优质专用水稻占比,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和效益,确保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加强对全区麦-稻“精耕细作”示范点、优质再生稻示范片、虾稻示范片、油-稻-再生稻生产模式等的成功技术和模式的示范推广,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各地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加快推进2023年度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前启动2024年5.17万亩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计划202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
(二)坚持工业理念,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为抓手,加快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第三方科研团队在皖江禽业科技城建立中试中心,开展农产品研发,择优实施小众产品大众化产业项目,探索家禽、水产等精深加工产品“技术中试+市场中试”模式,做强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突出外引内培,积极引进头部企业在我区布局食品加工、中央厨房和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宣字号”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力争2024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0亿元。
(三)强化系统思维,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准确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坚持用开放系统思维抓乡村振兴,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以建设彰显山水徽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为抓手,真金白银地投,真刀真枪的干,分类建设、从容建设,由点及线、连线扩面,由表及里、塑形铸魂,形成“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乡村建设新格局。2024年,重点推进水东镇祁梅村和杨柳镇兴洋村第一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并争创第二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2个以上;完成2023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新建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8个,建成“生态美超市”8个;继续整治140个人居环境重点自然村,持续深化“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进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四)创新改革举措,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扎实做好古泉镇邵村村等试点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质量,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全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0家以上,到2024年底,家庭农场达3450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850个左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稳定在800个。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使用权入股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力争2024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达130个以上、分红村达130个以上,所有村(社区)年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围绕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重点,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2024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举报电话:(0563)3027267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