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777363919H/202203-00017 | 组配分类: | 上级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部门解读】关于推进宣州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政策解读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2-03-17 | 发布日期: | 2022-03-17 |
索引号: | 11341703777363919H/202203-00017 |
组配分类: | 上级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部门解读】关于推进宣州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政策解读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2-03-17 |
发布日期: | 2022-03-17 |
一、政策制定背景和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加快构建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全力打造安徽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二、起草过程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底,全区渔业生产空间布局得到优化,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左右(含稻鱼综合种养面积32万亩),水产产能达7.8万吨以上,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20个以上,健康养殖示范面积达到70%以上,养殖尾水治理100%达标排放,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渔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水产养殖产业布局。根据《宣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精神,在北部圩区发展健康水产,同时规范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的分类管理,稳步拓展养殖区水产养殖面积,保障渔业生产空间。依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发展趋势,着力构建六大片区,即:以水阳为主的幼蟹生态培育区;以养贤、五星为主的青虾生态养殖区;以水阳、狸桥、朱桥为主河蟹生态养殖区;以水阳、养贤、狸桥、朱桥、沈村为主的优质鳙鱼、鳜鱼等淡水名贵鱼养殖区;以洪林、沈村、孙埠、朱桥、养贤、五星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和以城郊及北部圩区乡镇为主的休闲渔业示范区。
(二)大力实施水产种质提升工程。以提高全区优质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水产种业质量为目标,以上海海洋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为支撑,以幼蟹、鳙鱼、成蟹、青虾、稻虾种养等五大合作联社为依托,以创建水产特色园区为契机,分别在水阳、狸桥、养贤、朱桥、五星等地建设8个水产良种场及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基地,在江苏如东、东台建设2个宣州河蟹大眼幼体繁育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区河蟹、青虾、小龙虾、鳙鱼、鳜鱼等优质水产种苗生产能力达 20亿尾(只)以上,并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水产苗种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三)打造河蟹发展全产业链。构建集河蟹良种选育、大眼幼体异地繁殖、幼蟹生态培育、河蟹健康养殖、河蟹深加工、河蟹及其加工产品销售配送物流中心一体化的河蟹发展全产业链。分别在水阳镇吴村村等地建立中华绒螯蟹优质苗种培育核心示范基地;在水阳镇中联村,狸桥镇蒋山村等地建立稻田河蟹生态养殖基地、大水面河蟹生态养殖基地;培育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水产)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个、安徽省河蟹线上销售配送物流中心2个,到2025年河蟹全产业链产值实现20亿元、折合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10万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四)持续推进优质品牌创建。扩大水阳“中国幼蟹第一镇”品牌影响力,打造集“幼蟹培育、亲本选育、水产品加工、渔业数字化、养殖尾水治理”为一体的引领示范基地。发挥宣州区渔业协会作用,积极申报“宣州蟹”地理标志。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 以及省内外知名展会平台,加大“水阳幼蟹”“南漪湖”系列水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宣州水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有文化内涵、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渔业品牌。
(五)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严格落实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环沟占比不超过稻田面积10%的规定。在以南漪湖周边、水阳江两岸的乡镇为重点,大力推广“稻虾”“稻蟹”“稻鳖”“稻鱼”“稻鳅”等多种模式,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到2025年打造5个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同时推广“跑道养鱼”“繁养分离”等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大幅提高稻渔综合养亩均收益,实现亩均收入超万元。
(六)积极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将省、市、区、乡四级水产产业园区按照养殖品种“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带、集带成群”的方针,打造形成北部圩区现代水产产业集群,包含以水阳镇吴村村为核心的幼蟹产业园(市级)、以养贤乡仁义村为核心的青虾产业园(市级)、以狸桥镇蒋山村为核心的河蟹产业园、以洪林园区为核心的稻虾产业园,积极创建省级水产产业园。通过特色产业园示范带动,每年带动水产养殖面积增加1万亩,亩产量增加15%,亩均效益增加1000元,有效解决就业难题,增加养殖收入。创新完善要素投入保障机制,加快科技、人才、土地、资金、金融等要素集聚,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释放各级园区投资洼地效应。
(七)全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即: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继续推行集体水面承包生态保证金制度。严格执行《宣州区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推广池塘养殖尾水、内圩河沟养殖原位净化,养殖尾水异位修复,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鼓励采取“三池两坝”、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种植水生蔬菜等技术,开展养殖尾水处理,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落实养殖尾水排放属地监管职责和生产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八)不断强化渔业科技水平。依托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和安徽省农科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种质选育、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环境治理、饲料营养和精深加工等方面技术攻关和各类人才培育。依托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宣州水产特色试验站、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河蟹苗种培育示范基地和上海海洋大学宣城小龙虾繁育基地等技术研发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到2025年新增渔业“三品一标”10个、省地方标准3个,每年推广引进渔业新技术2项、新品种1-3个。
(九)提高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微孔增氧、精准投饲、水质监测、水草管护、池塘清淤、鱼虾起捕、虾蟹分级等绿色高效新装备,及时落实渔业机械、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等设备奖补政策;引进工厂化养鱼和跑道鱼设备开展试验、示范;依托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展水产养殖、光伏发电和高效储电的关键设备技术研究和集成,降低水产养殖用电成本;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推进数字渔业发展。
(十)完善养殖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壮大一批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挥宣州区水产五大联社引领作用,带领5000余养殖户抱团闯市场,在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客户要求、统一经营贸易等方面发挥叠加效应。推进“合作联社+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增加养殖户以及各大经营主体收入。
(十一)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水质环境、苗种、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渔药和水产品的动态监测,严厉打击水产养殖业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禁用的兽药、化合物,重点打击使用孔雀石绿、呋喃西林、地西泮等违法行为。按照农业农村部《实施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实施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严格执行水产养殖“三项”记录规定,建立健全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实现溯源信息从产地、运输环节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有效传递。加强养殖证执法检查,提高养殖证办证率,对未依法取得养殖证擅自在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行为,依法责令改正、补办养殖证或者限期拆除养殖设施,震慑非法养殖行为,保障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促进养殖水产品稳产保供。
(十二)加强渔业资源管护。按照“全面覆盖、不落一人”原则,落实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开展帮联走访,及时掌握退捕渔民动态,加强退捕风险隐患排查和重点人员稳控工作。依据“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总体思路,整合渔政、公安、市场监管、乡镇等多方面力量,常态化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制售网具、非法销售长江渔获物等违法行为,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严格落实长江禁捕退捕相关政策,通过劝离、没收渔具等一系列手段,打击非法垂钓,适时开展增殖放流,切实保护渔业水域生态资源及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将全区渔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各地推进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配齐配强乡镇农综站工作人员,充实现代渔业发展力量。区委、区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现代农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等专项财政资金发展我区现代渔业,区政府每年安排现代渔业发展资金,加大对池塘改造、养殖尾水处理、种质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支持力度;扩大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范围,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渔业“基本险+商业险”等模式保险;充分发挥瑞丰担保平台作用,降低信贷融资成本,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积极探索有条件的村集体入股参与经营村级水面,在水面承包费中提取适当比例筹建渔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区直相关部门各尽职责,全力支持渔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育。推广“高校院所+科技特派员+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坚持双向对接、择优选派,实现“订单式”需求对接和“菜单式”服务供给精准匹配,从服务一产向服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从服务生产环节向生产、加工、检测、流通、销售等全链条、全要素服务转变。围绕渔业发展需求,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和专业培训机构,开展技术培训,把一批经纪人培育成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带头人和企业家;通过“双招双引”,引进一批渔业专业人才,为渔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进全区渔业高质量发展。
© 2024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举报电话:(0563)3027267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