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务
|
具 体 要 求
|
责任单位
|
时限要求
|
一、着力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一)做好各类规划主动公开。
|
1
|
主动公开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系统梳理历史规划(计划)并做好主动公开工作。
|
办公室、规划建设科
|
年底前
|
|
(二)做好财政信息公开。
|
2
|
稳步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决算及相关报表公开。
|
财务科
|
年底前
|
|
(三)做好权力配置信息公开。
|
3
|
及时更新完善本地本部门权责清单等三个清单,并按要求公开。
|
法规科
|
年底前
|
二、持续加强政策发布解读
|
(一)着力完善政策解读方式。
|
4
|
加强政策咨询服务,积极解答政策执行机关和企业、群众的咨询,精准传达政策意图,助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加强内部协调,畅通本机关政策咨询渠道。
|
办公室
|
年底前
|
5
|
加强主要负责人解读,在重要政策出台、重点工作推进、重大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信息发布、权威定调、自觉把关等职责,通过发表署名文章、接受媒体采访、参加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带头解读政策,主动引导预期。
|
办公室
|
年底前
|
6
|
多运用简明问答、图表图解、卡通动漫等多元化形式和生动灵活语言解读政策,切实增强解读效果。与群众和企业利益关系密切的主动公开的政策性文件,文件起草部门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多元化解读工作。
|
办公室、信息中心
|
年底前
|
|
(二)切实提高政策解读质量。
|
7
|
更加注重对政策背景、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质性解读,讲明讲透政策内涵,杜绝简单摘抄文件、罗列小标题等形式化解读。强化政策施行后解读,对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文件起草部门要开展二次解读、跟踪解读。
|
各相关科室和单位
|
年底前
|
三、深入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
|
(一)推进重要决策公开。
|
8
|
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进一步推进重大决策预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规划、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等决策事项,应当采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者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听取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因情况紧急等原因需要缩短期限的,公开征求意见时应当予以说明。决策承办部门应当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研究论证,充分采纳合理意见,完善决策草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
各相关科室和单位
|
持续推进
|
(二)推进重要部署执行公开。
|
9
|
按月或季度公开2021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
四、不断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
(一)做好政务信息管理工作。
|
10
|
全面做好现行有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集中规范公开,年底前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通过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现行有效文件和文件目录,方便公众查询使用。
|
法规科
|
年底前
|
|
|
11
|
建立政策文件库,实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归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
法规科
|
年底前
|
|
|
|
|
|
五、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
|
(一)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质量。
|
13
|
准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法定不予公开条款坚持最小化适用原则,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知情权。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
14
|
优化和规范内部办理流程,提高答复质量和效率。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学习案例和答复规范,开展座谈交流、会商研判,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化水平。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
|
|
15
|
正确适用《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载明收费要求和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方式计收信息处理费。
|
办公室、财务科
|
持续推进
|
(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审理。
|
16
|
依法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优势,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责任追究,不断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公开意识、服务意识,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
法规科
|
持续推进
|
(三)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
17
|
做好公共交通等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的实施工作。
|
办公室、运管所
|
年底前
|
18
|
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水平。
|
办公室
|
年底前
|
六、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
|
(一)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
19
|
继续开展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排查工作,一旦发现公开信息中存在涉及个人隐私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应分类妥善处理,在确保应公开信息予以公开的同时,对公民身份证、详细居住地址及联系方式分别予以删除、遮挡或隐藏;但是公民同意公开或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将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要予以公开。
|
办公室、各相关科室和单位
|
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