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村庄美
——我区持续推进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见成效
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近年来,我区加快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清零,着力解决百姓身边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在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农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一幅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开来。
综合治理 专人管护
留住水清岸绿的乡村美景
清澈的河水轻轻流淌,修剪一新的河岸绿树葱葱郁郁;哗啦啦的洗衣声,有节奏的棒槌声,悦耳的欢笑声,这是周王镇云峰村查村组门前塘的一景。
一大早,村民周顺顺忙完一家人的早饭,提上装满衣服的水桶,带上棒槌,来到小河边,一边拉着家常,一边浣洗衣服。提起村里这片当家塘的变迁,周顺顺喜不自胜。“以前村里的塘没有人管,全部淤塞了,到了夏天更是臭味难闻。如今好了,河水一年四季都是清的,我们又可以在河边洗衣服了。”
在周王镇扎门村汪村,河水清澈,绿树依依,与白墙灰瓦的民居相映衬,形成一派秀美恬静的田园风光。如今的汪村塘,水清岸绿,流水潺潺,水位浅的地方河底石头清晰可见,时不时还能瞥见河底一群小鱼游过。
2020年,周王镇按照黑臭水体整治行动要求,对摸排出的农业及生活用水污染4处黑臭水体进行了专项整治。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的基本路线,积极争取50余万元专项治理资金用于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通过对黑臭水体清淤、浆砌块石、涵管埋设、绿化等工作,于当年完成了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工作。
“现在,我们在每个塘都安排了专人管护,防止问题反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长制来加大对辖区内水体的巡查力度,确保辖区内水体水质安全稳定。”周王镇党委委员徐昂介绍道。
据悉,周王镇农业及生活用水污染黑臭水体有4处,包括云峰村查村门前塘、扎门村汪村塘、绿宝村井村村前塘以及周王社区曾村村中塘,水域面积共计700平方米。如今,这些村落的一方水塘清如明镜,昔日的“黑臭沟”变成了今日的“顺心塘”。
从“长治久清”到“长制久清”
走出一条农村黑臭水体“脱黑”之路
2019年7月8日,生态环境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上级有指示,我区见行动。
2020年以来,区政府召开了3次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调度会,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开展了4次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培训、4轮次农村黑臭水体摸排工作,全区上报并纳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系统黑臭水体14条,投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20万元全力开展整治,并于2022年年底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从2020年综合治理结束以来,我们每年第三、第四季度开展整治‘回头看’水体监测,检测结果都是正常。”区生态环境分局业务股工作人员江江表示。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不仅要治,更要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为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进一步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2023年,我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要求,制定了《宣州区农村净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宣州区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指挥部、以区长为指挥长的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全区农村净水攻坚行动工作。
“聚焦农村黑臭水体突出环境问题,我们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措施,实行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多元共治,持续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确保2025年已完成治理,实现不黑不臭的河流、沟渠、坑塘、湖泊等水体“长治久清”,返黑返臭风险全面消除,农村水环境质量较好。”江江继续介绍,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农村净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水体日常监测,督促属地政府实施常态化管护,根据边排查边整改边消除的原则,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