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根在他乡,长在宣州。清同治年间,湖北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随移民流入皖南,先与皖南民间歌舞相互融合,后又受其它艺术剧种的影响,经过数代艺人的传唱打磨,最终形成了艺术风格鲜明的民间剧种——皖南花鼓戏,距今150余年。它最大的特点是载歌载舞,鲜活地反映现实生活,粗犷、质朴、活泼,乡土色彩浓郁,因此深受民众喜爱,民间有俗语:“花鼓一来,洗脚穿鞋”。新中国成立后,皖南花鼓戏十分活跃。2008年,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杨玉屏、迟秀云两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杨玉屏,出身皖南花鼓戏世家,自小受爷爷、父亲的熏陶,后又拜师学艺多年,主演的十多部剧目获得国家、省级大奖,成为戏台上的名角。她创办的皖南花鼓戏博物馆搜集整理有大量珍贵的老物件、旧剧本书籍。(拍摄博物馆场景)杨玉屏介绍博物馆重要物件、唱腔等。
就连毛主席也看过皖南花鼓戏演出。那是1958年,毛主席在芜湖视察芜湖造船厂时,由于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让他放松,加上毛主席喜欢看戏、听戏,于是,就安排了皖南花鼓戏为毛主席演出,并接见部分演职人员。经过严格政审,确定参演人员有:杨光荣、王春兰、耿星月、费养胜、吴金莲等。等到了演出地点——芜湖市工人俱乐部,演员们都很认真地准备各项工作。忽然,现场欢腾起来,“主席来了、主席来了!”毛主席出现在工人俱乐部,认真地看完了皖南花鼓戏《八十大寿》演出活动。演出结束后,主席还问耿星月:“你姓什么?”耿说我姓耿,主席说是什么耿,耿说:“是耳朵加个火字。”主席笑着说:“你耳朵边上有火啊?你们的戏唱的不错,好好唱!”舞场结束后,耿星月回到团里,非常的激动,把经历一一告诉团领导。新中国成立初期,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拨冗观看一个地方剧种的演出,这在中国戏曲界是一段佳话,也是对广大戏曲工作者的鼓舞。
皖南花鼓戏根植广袤生活,承载着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是一方百姓智慧的凝结和情感的寄托。它穿越历史长河,经过数代艺人的艰难创业、潜心创新和演出实践,为我们在剧目、声腔、表演等方面,积淀下了一笔丰厚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它历经曲折,几起几落,但终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在宣州这片土地生生不息、常演常新,在新时代,仍旧散发着耀眼的独特魅力。
感谢阅读
祝您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