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湖党支部的故事
在水阳江的下游,有一个皖苏两省共有的高宣圩。早在明清时期,高宣圩这片土地还是漕粮运输的水道,故称“运粮河”,当地谐音读成了的“月亮湖”。后因泥沙淤积,大部分水面逐渐形成了湖滩。1931年,苏皖两省达成协议,由高淳地方政府出面成立围垦公司,商定在月亮湖湖滩区域合作筑圩,1932年即完工,后以两县首字取名为—高宣圩。在圩内落蓬湾筑成一条纵贯南北的中埂,作为两省交界,东属高淳,西归宣州。宣州境内现在是水阳镇光明村,至今水阳人仍习惯称它为“月亮湖”。今天的《故事里的宣州》我要讲述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发生在月亮湖碧水沃野间熊熊燃烧的红色故事。
月亮湖党支部的故事
1932年,国民党对共产党开展围剿。当年春天,国民党省党部和庐江县政府大肆搜捕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庐(江)北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一批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纷纷转移到外地。1932年底,中共党员张咸昆(庐江人,又名张仰之)经在月亮湖开荒种地的庐江同乡介绍,迁来月亮湖安身,庐江不少党员往来于此,月亮湖逐渐成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根据这一情况,庐北特区区委决定在月亮湖建立党的组织和秘密交通联络站。
1933年5月,庐北特区区委派专人护送沈健(女)到月亮湖负责党组织建立工作。沈健来后,就与张咸昆取得了联系。7月又约隐蔽在南陵的沈健丈夫夏长根(中共党员)来月亮湖共商建站事宜,经过商讨,并上报组织同意,年底即在月亮湖建立了党的支部,支部负责人张咸昆。同时还在汪圩南埂新庄(现朱桥乡汪南村新庄组)建立了新庄党支部和地下交通站。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近20人。夏长根为交通员,负责这一地区党组织的联系工作。张咸昆还出面在南天花荡开垦了40多亩荒地,收入大部分作为地下活动经费。
月亮湖党支部的故事
据新庄交通站负责人沈健回忆,当时月亮湖周边的雁翅、杨泗渡、水阳等地都有党组织活动。她经常划着大木盆到党员和积极分子家中串门,了解情况或护送同志,传递情报,开展革命工作。联络方法是在一张很小的纸片上,盖上领导同志的私章,斜裁两半,接头时两张纸片一对,私章对上了,也就联络上了。这些党员还和月亮湖里贫苦的老乡广交朋友,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使这里的贫苦农民懂得了只有推翻反动统治,消灭剥削制度,广大的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革命道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根据庐江党组织的指示,1938年10月前后,大部分同志返回庐江投入抗日斗争。唯一留下的就是张咸昆同志,当时组织研究认为月亮湖党支部及张咸昆的中共党员身份并未暴露,可以继续就地坚持革命,因此决定其仍留守月亮湖。直到1943年张咸昆因病去世,月亮湖党支部才停止了工作。中共月亮湖支部是水阳地区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活动在这里的地下党员最早传播了党的革命火种。
到了1945年10月,中共皖江区委研究决定,由无为县武装委员会副主任万鹤龄前往月亮湖重新建立联络站,1947年5月,月亮湖南埂和北埂各建立了一个支部,分别由张安祥(张咸昆儿子)和郭世祥为党支部书记。1948年2月合并成立新的中共芜当宣工委,孙刚为书记。1949年1月,孙刚当面把月亮湖党组织交由南下干部陶大本负责。渡江战役开始后,国民党江防部队全线溃退。有一次,在陶大本的带领下,芜当宣游击大队高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结果不费一弹,敌人全部缴械。收缴的国民党大量武器物资全部上交给了解放军二十五教导团。这是月亮湖党组织积极配合渡江战役,赢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岁月蹉跎,如今的水阳圩区早已旧貌换新颜;往事可追,那段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却永远值得圩乡人民铭记。(本视频素材摘自区政协时国金主席文章,特此鸣谢!)
感谢
阅读
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