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缘桥与寒亭镇地名由来的故事
全文约1165字,阅读约需4分钟
Grain / in Ear
今天的《故事里的宣州》,我们来到宣州区寒亭镇,就在寒亭老街的下街头,那里有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缘桥。何为天缘,据说因“成于不日,众以为若非天假因缘,从善者众,焉能共襄盛举”,百姓将建桥之功归于天缘,故得名“天缘”桥。
我们先来了解下这座桥的基本情况,这座桥始建于清朝,系3孔石拱结构,长度约50米,宽度达到了7.8米,中孔上镶刻“天缘桥”3个字,两端都有引桥,在桥基上游一端建有两个分水箭,桥体呈东西走向,横跨在周寒河上。整个桥体及护坡均保持原貌,桥面及护栏为现代重建。别看现在这座桥冷冷清清。如果时光倒退20年,那时候的318国道就是从这座桥上经过的,当时可是车水马龙一番忙碌的景象!
相传这座桥上原来有一个砖瓦结构长廊式亭子,当地人叫它“仁和亭”,1963年,修建宣(城)南(陵)公路时,为便于机动车通行,将“仁和亭”和亭内中部供奉“和合二仙”的龛阁一并拆除,并将留有车辙的青石板改成水泥桥面。
“仁和亭”,关于这亭名的来历也有一段故事。话说寒士桥下面的周寒河一到汛期,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为保卫自家的村庄与庄稼,当地百姓就各自在河边修水箭,让水流改变流向,冲向对岸。河对岸的百姓见状,常常去对岸扒掉对方的水牮,为此两边百姓经常发生纠纷,反复恶斗了数十年。后来一位有识之士牵头在寒士桥调停,两岸百姓达成一致,各自扒掉所有水箭,回归自然水流,双方从此和解。
take a break
wish u have a nice day
为纪念这历史纠纷的和解,就在桥上造了一座亭子,命名为“仁和亭”,取意于“温良者,仁之本也;歌乐者,仁之和也”,有“仁爱温和”之意。“仁和亭”建成后,过往行人常常在此歇脚,皆称赞不已,“仁和亭”的故事也成为了四乡八邻的美谈。
再到后来,人们把这“寒士桥” 和“仁和亭” 合在一起,选取了其中两个字“寒亭”,作为当地的地名。寒亭之名,便由此而来。(邢少山)
感谢观看
2022.09.19